劇情簡介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今天舉辦新聞發布會具有特別的意義。”6月10日上午,由市政府新聞辦在南昌日報社融媒體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的南昌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熊偉說。
據了解,南昌市博物館新館建設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立足文化特色,辦好市民心中的博物館。南昌市博物館新館立足南昌歷史文化特色,對標國家一級博物館,圍繞“一座城、一群人”的主題,設置“三館、兩廳、一中心”的功能布局即:三個展館、一個學術報告廳、一個智慧宣教廳、一個游客服務中心。
新館在陳展方面分為三個功能區域,分別為互動館、通史館、臨廳館。互動館一層為智慧宣教廳、國學館等研學基地,同時包含觀眾導覽休閑服務中心;二至三層為《老南昌記憶(民俗)》展,以南昌民俗與非遺展示為主題;為促進南昌市“夜經濟”的發展,該場館將持續開放至夜間。
通史館一至二層為市博物館基本陳展《千年豫章郡 天下英雄城—南昌歷史文化展》,以宣傳展示南昌從遠古至近現代歷史和特色文化為主;三樓展示主題暫定為《翰墨隆興—豫章千年書畫大觀》展,以時間為序,書畫為綱,多維度解析和呈現豫章書畫史精彩、豐富的內蘊。
臨展館一層包括學術報告廳和特展廳,二層為臨展廳,將與特展廳一并用于舉辦、引進專題展或有南昌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展覽;三層為《走進考古:手鏟下的探索與發現》展,其中公眾考古實景體驗為全國首創,以沉浸式體驗和多媒體展示等多種形式來復原和展示考古工作場景及成果。
二是統籌博物館聯盟,用好資源共享合作機制。堅持“共享、共創、共贏”的發展原則,實現深度合作、優勢互補。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優化布局結構、盤活文物資源,以聯盟機制促進不同屬性、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事業新發展格局,共同推進南昌市文博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三是啟動文物征集,做好南昌文物遺產的保護者。南昌市博物館將在相關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公開、規范的進行。這項工作經過初步揀選、組織文物鑒定、辦理入館手續、正式登記入藏這幾個嚴格的步驟進行。
南昌市委宣傳部外宣科科長蔡杰主持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江西日報社大江網總編輯何寶慶、南昌市博物館書記、館長曾海、南昌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文物科負責人唐文正出席了此次新聞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徐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