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中伊罕見同時發聲警告肆意會晤制裁大棒的美國。據觀察者網6月9日報道,維也納當地時間6月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在美英德法四國推動下通過一項對伊朗施壓指責的決議,美英等30國投票贊成、印度巴基斯坦等3國棄權、中俄兩國持反對意見。中方反對無效,決議最終被通過。
西方對伊朗下手之際中國代表當場亮明中方態度指出,伊核問題反復惡化的原因在于美方此前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的錯誤做法,美方應糾正自身錯誤,一味對伊施壓指責無助于問題的解決,事實已經多次證明,美方如繼續施壓指責、不審視自身作為,只會將局勢推向更為惡化的局面。
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在2015年曾與伊朗共同達成了解決伊核問題的伊核協定,各方當時對該協定均無異議,伊朗終止核武研發步伐、接受國際社會監督、美國則取消對伊制裁,但這一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在2018年被美特朗普政府直接單邊撕毀,美國在伊朗履行伊核協議的情況下對伊仍然揮動制裁大棒,拜登政府上臺后非但沒能糾正其前任政府錯誤做法反而對伊施加更多要求、提出更多附加條件,美國是伊核問題難以解決的罪魁禍首,也理應在伊核問題解決過程中發揮首先、破冰作用。
中方對伊核問題的判斷有理有節,作為始作俑者的美國同樣握著解決問題的鑰匙,這一點在外溢效應越發突出的俄烏沖突中,同樣是如此。而隨美英等國利用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施壓,伊核問題面臨的形勢也更加嚴峻。
伊朗發布聲明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做出的決議基于機構總干事未經全面調查的偏見和以色列提供的虛假信息,是伊朗不能接受的,伊朗方面有理由重新審視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美英德法等國將政治私利置于原子能機構的公正性之上,在嚴重損害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權威。
伊朗已取消國際原子能機構部分在伊運行的監控設備,但強調“剩余80%仍能繼續運作”。伊朗外長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對美西方的對伊敵意與打壓,伊朗將會做出“堅定”而“對等”的回應。當今全球隨美霸權的四處發難面臨動蕩,全球多地有著沖突風險并無一例外地均與美國有關,除美西方借助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施壓外,不久前,伊朗外交部證實希臘因“美國司法部介入”扣押了一艘伊朗油輪并準備將油輪上原油轉交給美國。施壓第三國“沒收”伊朗原油、自身單方面撕毀協議的情況下通過相關國際機構繼續“命令”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美國的無理霸道可見一斑。
也應該看到的是,美國這樣的霸權行徑不得人心,波斯灣區域,伊朗此前為反制希臘對美霸權的聽從扣押了兩艘希臘油輪,引發伊朗-希臘-歐盟方面的外交交鋒。而在美英德法在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對伊指責決議的同日,伊拉克方面透露,伊朗與沙特這對“老對手”在伊拉克首都進行的發展雙邊關系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兩國向恢復彼此關系、推動區域和平邁進了一大步。
結合沙特在美霸權屢次要求其增產石油時予以拒絕的強硬表態,沙特、伊朗這中東兩大主要國家顯然在對美態度的某些方面達成了一致。美軍大幅撤出中東的背景下,美國在國際輿論場上的動作仍未見減少,但在更為實質的領域,中東地區對美霸權說不的聲音,正越來越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