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對越反擊戰是新中國成立后為保衛邊境安全而發起的重要戰爭,此戰過后,越南元氣大傷,不敢再輕易舉兵中國邊境尋釁滋事,我國西南邊境由此獲得了和平長久的發展空間。在整個對越反擊戰期間,解放軍攻打至距離越南首府河內僅一川之隔的兩山后,就宣布了撤軍,為什么越南還要全國總動員?
越南在取得抗美戰爭勝利后,軍事力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長。與蘇聯交好時,越南的軍事發展得到了蘇聯軍事專家的指導,還獲得了蘇聯大量軍事援助。軍力的增長使得越南稱霸東南亞的想法更為迫切,并在70年代對周圍的柬埔寨發動了侵略。
在蘇聯的攛掇下,越南又在中越邊境發起挑釁。然而,我軍的警告和忍耐換來的是越南的囂張與猖狂,為了解決中越邊境沖突,還給中國一個和平安寧的發展空間,解放軍根據指令整軍出發,要給越南一個深刻的教訓。解放軍的推進步伐很快,很快就攻占了諒山。
此時的越南已經失去了屏障,因為諒山距離當時越南首府河內僅有一川之隔,但是解放軍并沒有繼續向南推進,反而選擇了撤軍。中國做出反擊行動的首要目的是懲戒越南,并不想要擴大戰爭規模,在取得眾多勝利戰果后,越南已經遭受了重大損失,便決定撤軍回國。
就在解放軍撤軍回國的時候,越南卻下達了令人疑惑不解的命令,實施全國總動員。越南要求國內凡是符合相關規定的人要參與到武裝力量中,還要動員全越南人為戰爭所需要的各種戰略物資而做出準備。明明解放軍都已經撤出越南了,為何越南還要動員全國人繼續參與到戰爭的準備中?其實是越南另有用意。
在中越戰爭爆發前,越南幾乎就沒有停止過戰斗,已經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越南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與解放軍對戰過后,越南國內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糧食儲備量不高,還有眾多基礎設施毀于戰火,這對需要戰后重建的越南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
為了防止國內矛盾加劇,越南選擇動員全越南人民參與到了備戰狀態中。越南利用越南人民保家衛國的心理,轉移越南人民的注意力,以此來鞏固越南政府在越南人民心中的形象。在越南進行全國總動員后,越南人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與中國大邊境輪戰的心思上,卻忽略了自身的經濟發展。
當中國依靠著改革開放走向經濟繁榮的時代時,越南的經濟發展卻陷入了停滯。當中越邊境十年輪戰結束后,越南才重新調整發展策略,回歸到經濟發展上來。由于越南的經濟發展落后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東南亞諸國當中,越南已經失去了當初“小霸王”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