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首先希望學校和教師能引導孩子過節不要送禮物。
師德有壞有好,禮物能大能小,這給孩子和家長帶來極多煩惱。
大恩不言謝,再多禮物抵不過一句話:老師,您辛苦了!
今天看到一位畢業班的小學老師,因學生送禮物忽略了她,大發雷霆,諷刺挖苦學生及家長,最終被取消老師資格。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老師這樣做有失師德,學生和家長做得有失妥當,還有誰該為此事負責?
那就是班主任老師,如果她能做好,就不會有這樣的局面。
視頻截圖
同樣是一個小學,馬上要過節了。班主任提前和各任科老師做好溝通,決定不讓孩子們買禮物了。如果送禮物,可以制作個卡片或者寫幾句話。
因為學校是寄宿學校,孩子多是留守兒童,孩子們的錢是存在班主任這里的。
過節這天上午,下課時,幾個學生來取錢,一人要五元。
老師意識到他們可能是要買禮物,就不取給他們。并且再叮囑:“你們的心意老師知道了,但不用買禮物”。
孩子們不承認是買禮物,但老師知道,平時他們都是一元兩元地取,五元已經是大額了。最終孩子們一人取到了兩元錢。很快,謎底揭曉了,他們果然是去買了禮物。
視頻截圖
有的孩子送來一個蘋果,有的孩子送來一個賀卡,有的同學送來一張紙片,上面寫著幾句暖心的話。那幾個取錢的同學,為每位老師送來一副筆和筆芯,還工整地纏在一起。
班主任微笑著收下每個孩子的禮物,在熱鬧的來來往往中,她也細心地觀察著。
她發現那位送蘋果的同學,只送她和語文老師一人一個蘋果,卻沒英語老師的。
班主任悄悄地叫住他:是不是沒有英語老師的?孩子默默地點點頭。
班主任小聲對孩子說:“沒關系,你的禮物我已經收到了,現在你把它轉送給英語老師吧。”
視頻截圖
在班主任的授意下,趁英語老師不在的時候,孩子把蘋果轉送到了她的桌上。等英語老師回來,班主任轉告一聲,英語老師也非常高興。
班主任就像本班學生的父母一樣,有責任去調解自己與其他任科老師之間、學生與其他任科老師之間的關系,使之更和諧。
網上這個事,如果班主任能及時協調,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畢業之際,孩子們的心思,班主任一般都會知道,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們溝通。孩子真送來禮物,要會引導,會圓場,皆大歡喜才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所以這件事里,明顯班主任協調作用不在線,否則,這件事就不會發生,這位老師心里也不會失衡。
視頻截圖
網友們,你們怎么看呢?
畢業典禮老師沒收到鮮花,沖學生發飆吐口水,老師:我給你上一課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