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毛澤東書法對于人民戰爭的意義,我們舉例闡述,可見一斑。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于1942年4月《八路軍雜志》創刊三周年之際題詞:“準備反攻”(如下圖)。1942年是抗日戰爭的第五個年頭。按照毛澤東《論持久戰》一文中所闡述的觀點,這艱苦的五年,我國軍隊走過了戰略防御和敵我相持的兩大階段,是敵人從強變弱,我軍從弱變強的五年,現在到了我軍開始反攻的階段。
中國革命、抗日戰爭這一關鍵的轉折時期,毛澤東此時內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壓抑、忍耐、同仇、敵愾一時間可以說全都凝結和傾注到了他的筆端。
為什么說毛澤東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獨特性?因為她產生于特殊的歷史時期,源自特別的胸懷、心境,更加磅礴的氣勢,更加強勁的爆發力。我們模擬歷史上的諸多書法家的寫法,感受氣勢上的區別:
▲集字模擬歷代書法家題“準備反攻”對比
就內容而言,毛澤東的題字最為出色。毛澤東的四個豎寫大字,字勢拉長,大捭大闔,筆力粗獷,飽墨疾速,氣勢跌宕,左右盼顧,前呼后應,儼然一個準備進攻的軍陣。只等沖鋒號吹響便可沖入敵陣,將日軍消滅。
欣賞毛澤東題字“準備反攻”,我們能夠感受出毛澤東準備向日本帝國主義發起全面進攻的決心和戰則必勝的把握和信心。
毛澤東是中國書法界公認的20世紀的書法大家,其獨特的“毛體”書法藝術已為書法界所公認,毛體書法受到了中國廣大書法家愛好者的推崇和喜愛,各種關于毛體書法藝術的書籍、字畫出版發行,現今中國各地成立了專門研究毛體書法的學會、研究會、藝術館、創作中心。喜愛毛澤東書法的書法愛好者認為,他晚年草書臻于爐火純青,直筆勁書,汪洋恣肆,任意揮灑,線條奔放呈左斜勢,動感強烈。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