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阿音扎魯特戰役,拼寫為Ain Jālūt,1260 年9月3日,埃及的馬穆魯克人對入侵的蒙古人的決定性勝利,拯救了埃及和伊斯蘭教,并阻止了蒙古帝國向西擴張!
1258 年,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被伊爾汗胡勒古統治下的蒙古人攻陷,最后一位阿拔王朝哈里發被處死!
1259年,由基督教突厥人領導的蒙古軍隊基特布加進入敘利亞,占領大馬士革和阿勒頗,到達地中海沿岸。
蒙古人隨后于 1260 年派遣一名使節前往開羅,要求馬穆魯克蘇丹投降。他卻處決了使節。兩大勢力隨即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馬穆魯克人以古圖茲為首,向北進軍,在加沙擊敗了一支小蒙古軍隊,然后在艾因扎魯特(歌利亞之泉)遇到了大約 20000 人的蒙古軍隊,因為它被認為是國王的地方而得名。
正如撒母耳記中所描述的那樣,以色列的大衛殺死了非利士人的勇士歌利亞。蒙古軍隊包含了大量敘利亞戰士,以及基督教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軍隊。
兩支軍隊在人數上大致相當,但是馬穆魯克人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他們當中有一名將軍Baybars,非常熟悉這片地形,因為他早年曾在該地區逃亡過。
據說拜巴爾斯制定了作戰策略,該策略使用了蒙古人最成功的戰術之一:假裝撤退。
在阿音扎魯特,馬穆魯克人將他們的大部分軍隊隱藏在山上的樹木中,并在Baybars的帶領下派出了一支小部隊。他的隊伍反復騎馬來回挑釁蒙古人幾個小時,然后開始假裝撤退。Ked Buqa 中了這一招并下令推進。然而他的軍隊蜂擁而上追擊,卻在山上遭到了主要的馬穆魯克軍隊的伏擊!
隨后,馬穆魯克人從四面八方進攻,出動騎兵和猛烈的箭雨,但蒙古人以典型的兇猛戰斗,成功地扭轉并打破了馬穆魯克軍隊的左翼。
在這場勢均力敵的戰斗中,馬穆魯克人使用手炮—在阿拉伯語中被稱為“midfa”—主要是為了嚇唬蒙古勇士的馬匹并造成混亂。
馬穆魯克蘇丹庫圖茲丟下頭盔,以伊斯蘭教的名義敦促他的部下前進,在這次鼓舞人心的演講之后,馬穆魯克人開始占上風。然后蒙古將軍克德-布加在戰斗中陣亡。
最后,蒙古人轉身開始撤退,向北進發13 公里。馬穆魯克人一路追趕。蒙古人再次轉戰,但被重創。
蒙古帝國因此被包含在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讓埃及安全地掌握在穆斯林馬穆魯克手中。馬穆魯克人充分利用了他們對看似不可戰勝的蒙古人的非凡勝利的價值宣傳,派遣了一名信使前往開羅。
隨后,Baybars 將軍策劃了一場針對 Q庫圖茲的陰謀,庫圖茲在返回開羅的途中被謀殺。Baybars 為自己奪取了權力。
此戰,蒙古損失了20000蒙古士兵,馬穆魯克損失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