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久坐比站更傷身?你的身體姿態還好嗎?
央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段時間,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一項長期調研工作,讓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問題開始被大眾關注。
調研通過持續對北京、天津、江蘇、遼寧、廣東等地的中小學生進行身體姿態測量發現,超過80%的兒童青少年存在身體姿態異常的問題。身體姿態不僅關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體態美觀問題,更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尤其是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
常見的身體姿態異常有哪些?我們該如何檢查自己的身體姿態是否正常?如何科學預防和糾正身體姿態異常問題?成年人還能糾正嗎?
頸部前伸、骨盆前傾、扁平足,這些姿態問題你中招了嗎?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中心副主任馮強認為,孩子的身體姿態異常問題與肥胖、近視同樣嚴重,公眾卻對其缺乏足夠認知。大部分人對身體姿態問題的認知還停留在駝背和高低肩上,但除了這兩項常見問題外,還有很多身體姿態異常問題亟待關注。
由于長期面對電子屏幕,人體頸部的生物力學結構容易發生改變,產生頸部前伸或頭前傾問題。此外,骨盆也容易出現前傾、后傾、側傾等問題,從而帶來下肢生物力學結構的改變。骨盆問題有可能導致長短腿,長短腿問題在兒童青少年中的發生率并不低。還有一些姿態異常問題雖然冷門,但危害性也不可小覷,例如“平板腰”問題,“平板腰”指腰椎曲度發生變化,常出現于40歲以上的人群;還有扁平足問題,有說法認為扁平足是天生的,但根據專家觀察,大部分扁平足可能都是由于后天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姿態導致的繼發性問題。
不用找專家,自查身體姿態問題沒那么難
疼痛是身體姿態問題最直接的危害。孩子一旦出現腰痛、頸痛等,這些疼痛可能會伴隨孩子整個兒童青少年時期,并且孩童時期就出現身體姿態異常的人在成年患有脊柱相關疾病的概率更高。因此,身體姿態異常要早發現早干預。
馮強介紹了幾種判斷身體姿態是否異常的方式。判斷是否患有頸前伸可以從側面觀察耳朵和肩關節是否處于同一垂直線上,若耳朵和肩關節存在較大距離的位移,則大概率患有頸前伸。檢查孩子是否是“平板腰”,可以讓孩子雙腳分開與兩肩同寬,做體前屈摸腳尖的動作,家長用手感受孩子腰部椎體的運動,如果無法感受到明顯的腰部運動,腰部則出現了問題。長短腿問題的檢查更為簡單,可以直接觀察孩子平躺狀態下雙腿的長度。
為了健康,別再久坐!
身體姿態出現異常后,要立即引起重視,否則可能會演化為更嚴重的疾病。
預防和糾正身體姿態異常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不要久坐。對于人體來說,最舒服的姿勢是平躺或側躺,其次是站立,坐姿對脊柱的壓力最大。馮強建議至少坐40分鐘至50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在活動過程當中,可以配合一些脊柱減壓動作。
其次,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養成良好的站姿和坐姿。例如,在站立時,耳朵、肩關節、骨盆和外踝這四個位置從側面看應當是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保證脊柱在站立的情況下受到的外界壓力最小。
身體姿態問題越早干預效果越佳,但這不意味著身體姿態異常在成年后無法被糾正,只是糾正難度更大。若能持續給予關注,長期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且配合一定的體育鍛煉,成年人也能夠糾正身體姿態異常。
馮強表示,單純給予孩子體育鍛煉方面的指導,不足以改善身體姿態異常問題。還需要提高家長和老師對于身體姿態問題的認知。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問題需要引起社會關注,多維度進行干預。
監制:郭靜
記者:富賾 楊揚
編輯:潘雨薇 彭毓姬